

400-123-4567
13988999988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联系方式:400-123-4567
公司传真:+86-123-4567
手机:13988999988
积木新闻记者 周萍英 实习生 张汉文 在湖北省襄阳市南部仙山脚下,响水以北,汉江以南,有一座以北山溪命名的古园林——剑南园。它不仅是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的故居,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诗意和街头烟火的文化地标。这里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打卡的热门场所,40岁之前他就在这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晚年隐居后,他仍然把这里作为他生活的主要部分。公园依山傍水,古色古香的“孟浩然纪念馆”融入美景之中。博物馆里陈列的东西堪称一部“孟浩然百科全书”。从他生命中的风格或襄阳,到人生主要节点的故事,再到“茶头皱巴巴”等美食诗中提到的“鱼”和“鸡粟”,还有宜城竹叶青酒等美酒,都勾勒出诗人的一生。孟浩然纪念馆详细介绍了孟浩然诗歌的思想特征,不仅带有盛唐隐逸文化的印记,融合了儒释道的精髓,而且充满了楚国渗透的地域特色。孟浩然的260多首诗词中,有127首涉及襄阳风光;而其沉静、古朴、雄浑的审美品质,以及交融场景的创作手法,让参观者了解其诗风的渊源。博物馆还展示了一批相关文献和研究作品,为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孟浩然挚友创作的诗歌互动体验区。蕴含着让几千年诗歌“有生命”的“神秘”。这里,重点是孟浩然的五个好朋友。五个“走到这里”图标嵌入地面。当游客踩在上面时,屏幕上就会慢慢出现这些文字。宰相张九龄写的《西江夜行》,小迷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赠孟浩然》,爱才之人张硕写的《过蜀道山》,亲信王旺旺、哈班好友张子荣写的《带孟柳回襄阳》。一首篇关于挚友的诗篇一一展开,字里行间的亲密情谊悄然把人们引向了诗人的友情。孟家的家具和场景。走进“孟家”,时间仿佛变慢了。屋内精心还原了孟浩然生活的场景:桌上的书似乎还残留着墨汁的味道,柜子里的陈设仿佛在等待着主人归来,黄诗集悄然展示,并介绍其“襄阳城南书香世家”的家庭背景。随着目光掠过,仿佛能穿越千年,轻轻触碰“孟向阳”的生活和过往。剑南园作为孟浩然创作的重要源泉,见证了《夏亭怀新大》等名作的诞生。 “松月夜凉”、“荷风送香”等经典形象,都是以园内的竹林、荷塘和周围的山水为背景。四十年的田园生活,造就了孟浩然儒雅脱俗的风范,也使剑南园成为他田园诗的地域母题。现存描写襄阳风光的诗词有一半以上,李白、杜甫笔下的孟浩然隐士形象也都出自此地。剑南园林今日剑南风光花园小桥流水,绿树葱郁,景色迷人。市民在这里寻找自己的品味:有人走在小路上,用相机记录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将花园的形态改造为美丽的地方。风景定格在画框里;有人端茶坐在凉亭里,在微风和蝉鸣中享受片刻的静谧;还有家长牵着孩子的手,让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悄悄渗入孩子的心里。阿姨们在公园里拍了视频。人群中,一群阿姨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涂上腮红,涂上芥末,对着镜头拍摄有趣的视频,大声笑起来。有的穿着漂亮的衣服,以身姿缓缓走在石桥上。 “我们是经朋友介绍来到这里的,这里风景好,空气好,和姐姐一起拍照聊天,玩得很开心!”一个相城区的小伙子们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说道。山水蕴藏诗情画意,古老园林焕然一新。剑南园不仅保留了孟浩然故居的文化底蕴,还将休闲的氛围融入市民的生活中。成为襄阳市一处可赏、可学、可玩的文化打卡地,让千年诗风在硝烟中代代传承。 (张涵文 摄)